-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-
武陵山中的绿色金脉
明正德年间,王阳明讲学虎溪,一位风尘仆仆的苗族少年负笈而来,求学问道,而后先生前往江西为官,这少年千里相随,伴随先生左右。这个罕见的苗族儒士,是汉唐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,他的名字叫做吴鹤,来自湘西乾州。
而后,吴鹤拒官不就在故乡乾州设馆办学,武陵山里的乾州古城成为了当时尚属于“未开化”之地的湘西诸地之中一颗文化的种子,生根发芽,自此,汉、苗、土家和谐共处,在绵延的武陵群山浓郁的黑夜里,燃起星火点点。
建国后,乾州更名为吉首,苗语曰“所里”,指“生养之地”。
//苗土秘境//
在湿瘴弥漫的湘西山水间,吊脚楼是最适宜当地的建筑,吉首的传统民居便都采取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方式。不论是土家族还是苗族,乃至于吉首的汉人,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。
人们对湘西各地,往往有着各种各样蒙着神秘色彩的猜想,从养活了无数街头小报与小说作者的“湘西赶尸人”,到苗族洞寨中的“巫蛊秘术”,湘西在外乡人的猜想中变得神秘而魔幻,甚至可以称得上诡异,总有人相信,在武陵山中的吊脚楼里,藏着古老的巫蛊秘术,能使自己的伴侣死心塌地,否则将遭遇恐怖的诅咒,随着神秘气息而来的,便是敬而远之的畏惧。
可当你真的踏足吉首,这块湘西的苗乡腹地,你很难将那些凤冠蓝衣,踩着一双花布鞋坐在河边嬉闹奏乐的苗族男女,与那些神秘可怖的民间传闻形成联系。当一位苗家或是土家族姑娘弯着盈盈笑眼向你走来,她手里捧着的,绝不是什么秘术蛊虫,反而很有可能是一碗酸辣鲜香的湘西腊肉饭。
武陵山脉连绵起伏的山峰,好似有古老的巫傩隐踪,可当你站在峰顶望向吉首城,穿越满目山岚,却见斗大一城铺在山间,街道灯火流明,人家烟火袅袅好似脱身凡尘,偶入秘境间。
汉族、苗族与土家族的乡民们,却在这山水交界山岚骤起的地界,和谐的难以言喻。或许血统本不是界限,文化才是联结人与人心间的桥梁。
//绿色金脉//
嘉靖年间湖广贵州都御史陆杰前往湘西巡视兵防,烟瘴之地,多人染瘴,幸得一苗族阿婆摘茶沏汤,半刻间,瘴气治愈。陆杰喜极,赐金一条。这便是湘西黄金茶的由来。而今,在吉首的十二万亩茶园,仿佛绿色的金脉,帮助这个山中古城脱贫致富。
在吉首的山水间漫步, 时常能够听到音调悠扬的苗族山歌,或独唱,或相和。旋律淳朴的苗族歌谣,唱的是山神精怪、阿妹阿哥、丰收与喜悦,飞鸟和爱情。略带粗犷奔放的歌声,在自由的节奏下荡漾山间。
这一特产于湘西吉首、保靖二地的绿茶,即便是在名茶无数的我国,都属于品质极高的特殊存在。氨基酸含量高达7.8%,是同类茶品的两倍以上;茶多酚含量达30%,水浸出物含量达46.6%。突出了“高氨基酸、高茶多酚、高水浸出物的特质,味道更是以“香、绿、爽、醇”著称。
除黄金茶外,以杜仲叶窖制的杜仲茶,也是湘西吉首不容错过的茶中珍品。杜仲叶初长成,新芽将出,花蕾待放之时或是在鲜花盛放而果实未成之时采摘制成的茶叶,是每一个爱茶之人都值得一试的体验。
不同于其他睡前不宜饮用的茶叶,杜仲茶有着护肝补肾的功效,偏偏适合睡前饮用,杜仲作为一位中草药对于三高的抑制作用,也让其成为城市亚健康一族的优秀选择,而清香甘醇的滋味,则是锦上添花的自然馈赠。
//说与山鬼听//
吉首市西北部的公路,与包茂高速相连,德夯大峡谷上,矮寨大桥横贯天壑,自此桥开通后,湘西成为连接湘渝的驿站,而大桥一侧的吉首,山岚秘境间好似一剑穿过,神秘不再,但是换来的,是更便捷的交通,更飞速的经济发展,和人民更富足的生活。得益于这座桥,如黄金茶般的湘西宝藏得以从这座秘境之地运出,送到全国乃至世界。
五十年鸿业,说与山鬼听。在这样偏僻的角落里建起一座跨越天壑的大桥,这样的伟业,恐怕只有在中国才能看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