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药材品种浅析middot杜仲 [复制链接]

1#

杜仲又名胶木,药用杜仲,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,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,其味甘,性温。有补益肝肾、强筋壮骨、调理冲任、固经安胎的功效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被列为上品。

1、杜仲产区分布

杜仲的产区比较多,目前老主产区为四川,重庆,贵州,湖南,湖北等省,新主产区为湖北西部,河南西部,陕西南部。以四川,重庆所产质量最优,为地道药材,称为“川杜仲或者是川仲”。杜仲分为家种和野生两种,随着多年来的砍伐,野生资源已经明显减少,目前供应市场的杜仲主要以家种为主,野生的杜仲占比已经很少。杜仲属于常用中药,年需求量约在—吨。

2、杜仲生长概况

杜仲一般用种子繁殖,树龄约为15-30年,前十年属于幼树阶段,树苗生长较慢,10-25年树龄为生长旺期,25年后,生长逐渐变缓,10年以上的树干皮能达到药用标准,但从质量、产量综合考虑,20-25年树龄剥皮最为适宜。目前药农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,树龄10年以上的杜仲就开始采收。

3、杜仲的采收和成本

杜仲在每年5-8月采收,选取生长10—20年以上的植株(10年以上的杜仲厚度才0.2厘米),按药材规格大小,剥下树皮,枝皮被直接晒干,刨去粗皮,压板晒干,目前因价格低,去粗皮的药材很少了,12年以上的杜仲树亩产量约-公斤。

从成本上来讲,药农每人一天能砍树剥皮约3-5棵,每棵树能产鲜树皮15-20公斤,一天能够采购50-公斤,晒干后大概有15-30公斤,而一人一天工价至元,亩产药材约-公斤,药农的毛收入才元,扣除工人的费用,按照12年的杜仲树进行剥皮采收,药农一年的平均收益才元左右,直接导致药农种植积极性大幅降低。

4、杜仲后市行情分析

杜仲从年行情就长期平稳,板皮交易价格稳定在11—12.5元,药农效益不佳,只好改种其他效益较好的药材。在湖南、湖北、重庆、四川、陕西等产区,已有将近十年不见农民大面积种植杜仲。

杜仲的行情一直保持平稳运行,可杜仲是中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材,每年必须有产出才能满足市场的药用需求,虽然杜仲树的在地面积较多,但后续的新种植的树木明显减少。所以短期来看杜仲行情会平稳运行,长期来看,行情有上升的空间。

(声明:以上信息及产品价格为安国市场调研价格

不作为成交参考数据,图片来自网络)

你“在看”我吗?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